【整備著裝】
因宜蘭縣政府的調查計畫,一群人正準備裝備著裝進行登上浮島前的準備工作
本次勘查是為了確定調查路線及初勘目前浮島上的植被狀態與水社柳的生長演替情形。
【行前再次說明】
負責人王俊明於大家陸續著裝時,再次說明今日工作重點及進行工作分配。
【撐篙出航】
因為逆風的關係,使得行進有些困難,需要多的體力不斷的撐竹篙才能前進,因裝備不夠,無法上船的夥伴只好在岸上苦等了~
【浮島水域邊的小葉海金沙】
浮島上植物除了水生植物外,亦有陸地上的植物、蕨類甚至喬木都有,居然還有芋頭、筊白筍!大多是候鳥及自然風力帶來島上,也因為浮島不易抵達人為干擾很低因此形成物種如此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
【浮島邊緣的水社柳】
水社柳為學者在日月潭的【水社】所發現,因此命名為【水社柳】,而宜蘭數量也不少,浮島上的水社柳邊緣大多為老株,有些半浮沉於水域中,部分植株側邊也長出很多新芽。
【監察與影像紀錄】
沿著浮島邊緣慢慢前進,尋找及對照以前的調查路線是否存在,再依狀況設定一條往後定期且安全的調查路線,另外也一邊進行影像的紀錄。
【外來種入侵】
翼莖擴苞菊....根據調查很早前就入侵浮島了,再次於水域旁遇見仍令人氣餒~怎麼除都很難除得乾淨!!只能於每年開花前一株一株的移除,但是仍很難防範由陸地上隨風飄上浮島的種子。
【呼吸根】
水社柳的呼吸根半浮沉於水中,足見這老株仍活著,沒有死啦~
【依序前進】
因為浮島與浮島之間仍有空隙,行走其間如有不慎容易掉進水中,另一方面也降低人為干擾,因此採單一條行進路線進行行動,前面開路後面跟著走。
【茂盛的植被】
腎蕨、野薑花、海金沙、李氏禾...等一堆所謂的濕生植物、水生植物、陸域植物及蕨類...均混生在浮島上,進行一場植物間萬年持久的【爭取陽光】的戰爭!
【觀察與討論】
水域旁陳德鴻老師與大家進行植株的觀察,大夥進行影像紀錄後依目前狀況進行觀察討論,依目前邊緣的水草生長情形,發現草魚食痕減少很多,或許【草魚移除工作】的效果有逐漸浮現喔。
【邵德鐵甲蟲】--哈!看起來是不是很像身上披滿了一根一根的鐵刺啊~
【濕身了!】
工作人員雅婷一個不小心踩空!陷入水中,被德鴻大哥一手拉起來但是仍是全身濕透了!還好包包沒有進水。
【小葉海金沙與野薑花】--海金沙攀附於野薑花上,爭取更多的陽光。
【粗腰蜻蜓】(母蟲)
果然如其名腰很粗!不過印象中公蟲顏色偏藍,而這隻則是母蟲(顏色偏黃荷色),但是腰一樣粗!哈~有時命名者向物種取名時,還蠻有趣的~
【下陷了!撤退~】
因為一行人來進到水域旁進行觀察,由於所在的浮島厚度較薄因此觀察時逐漸下陷,因顧慮安全,部分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
【兩座浮島連結處】
浮島之間因季節水位、風力及生物干擾所以連接處變動很大,物種調查起來容易產生誤差,搞不好下一次來的時候被觀察的植株就不見了,因此考慮不要在此設觀察點比較好,除非是要觀察差異度或是改變的程度。
【分株假紫萁】
因為季節不對,所以目前胞子葉枯萎了不像之前的挺拔,不過上面的孢子囊群仍是不少,在浮島上目前分布仍是廣泛,找一下就能發現植株,於開闊區域與野薑花李氏禾混生。
【華克拉莎草】
台灣最大型的莎草,元俊身高180幾公分站在旁邊也顯得嬌小,而這叢還不是最大的。
【華克拉莎草】--這一叢就很高了,有的可以高到2層樓高。
【回程】
再拍一張浮島的邊緣。
很多生態系統的【邊緣】相互的重疊區域,反而是生物相最豐富的區域,提供很多生物躲藏、覓食與棲息。
【釣客?!】
居然在保護區的水域旁幾位遊客大剌剌的拿著釣竿在水域旁【釣魚】!~不顧告示牌寫著保護區禁止捕獵、釣魚等的告示,連巡守隊隊員及工作人員前往勸導都被嗆聲....是怎樣...
【石頭屋前的復育區】
屋前的水域是野菱的復育區,但是目前野菱僅分布於靠近岸邊的區域,希望有朝一日雙連埤的生態豐富度能恢復至被破壞前的光景,讓有著【水草王國、國家重要濕地及保護區】之稱的雙連埤更名副其實,不再只是一個名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